复合益生菌对老龄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以期为复合益生菌在蛋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取500日龄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75%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期120d(分为两期,每期6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显著降低第二阶段的蛋畸形率(P<0.05),显著提高蛋壳强度(P<0.05),延缓卵巢衰退,显著降低蛋鸡腹部脂肪沉积(P<0.05),并显著提高空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隐比(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通过减少产蛋后期蛋鸡腹部脂肪沉积,延缓卵巢的衰退,进而提高产蛋率和蛋品质。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制剂;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脂肪代谢

产蛋后期脂肪过度沉积是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主要因素,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提高肠道功能和脂质代谢,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性能。蛋鸡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提高,养殖成本的降低,对于推动蛋鸡产业发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蛋鸡在60周龄后生殖系统各项机能退化,导致产蛋性能和蛋品质逐渐下降。规模化笼养造成蛋鸡活动范围小,加剧了脂肪沉积,从而引起产蛋率下降、料蛋比上升。

饲粮中添加益生菌能够有效降解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对产蛋后期蛋鸡的肠道功能和脂质代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可有效抑制肠道病原菌的定植,提高蛋鸡后期机体免疫力。研究发现,复合益生菌可结合不同菌种的功能,有效地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稳定性,促进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并显著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以期为复合益生菌制剂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复合益生菌制剂由广东某生物公司提供,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1∶1∶1,益生菌总数≥3×109CFU/g。

1.2 试验设计

本研究选取500日龄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以本研究团队前期梯度试验研究结果为基础,确定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75%的复合益生菌制剂。预试期15d,正式试验期120d(分两阶段,每期60d)。本试验基础饲粮参照NRC(2004)标准配制。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原料组成

含量(%)

营养水平

含量

玉米

60.10

代谢能(MJ/kg)

13.02

豆粕

25.00

粗蛋白/%

16.24

石粉

8.50

赖氨酸/%

0.95

豆油

0.60

钙/%

4.10

石粉

3.00

总磷/%

0.45

预混料

2.80

有效磷/%

0.34

合计

100.00

 

 

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饲粮提供:VA 9800IU、VD3 950IU、VE 18IU、VK 8mg、VC 90mg、VB125μg、D-生物素0.3mg、泛酸钙48mg、烟酸40mg、胆碱480mg、Fe 80mg、Cu 10mg、Mn 60mg、Zn90 mg。

2.营养水平均为实测值。

1.3 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南昌市某基地进行。试验蛋鸡采用三阶梯式笼养模式,自由饮水,免疫按常规程序进行。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结合,每日光照时间16 h,室内温度18~25℃。试验鸡由专人负责每日饲喂,并清扫鸡舍,鸡舍定期消毒并保持舍内自然通风,每日记录各组蛋鸡的健康状况。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生产性能

在整个试验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每日产蛋数、蛋总重、畸形蛋数;同时称取剩余饲料量,计算产蛋率、畸形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蛋比。

产蛋率=产蛋数/产蛋鸡数×100% (1)

畸形率=畸形蛋数/产蛋数×100% (2)

平均蛋重=产蛋重/产蛋数 (3)

平均日采食量=每组日总耗料量/每组产蛋鸡数 (4)

料蛋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 (5)

1.4.2 蛋品质

试验第60、120d,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枚鸡蛋,每组12枚,共24枚用于蛋品质测定(蛋重、蛋比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清pH值、蛋黄比例、蛋清比例)。采用蛋品质分析仪(05-UM-01,南京欧熙科贸有限公司)测定蛋重、蛋黄颜色和哈夫单位等指标;盐水漂浮法测定蛋比重;游标卡尺(SF2000,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测定蛋长短直径,计算蛋形指数。

1.4.3 脏器重量

在试验最后1d,每个重复选取2只蛋鸡,共24只鸡进行屠宰。屠宰后采集肝脏、脾脏、卵巢、输卵管以及腹脂,称量,并对两个组的脏器重量进行比较。

1.4.4 肠道形态

在试验最后1d,每个重复选取2只,共24只鸡进行屠宰。采集空肠和回肠,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浸泡并制作石蜡切片。每个肠段随机选择10个小肠绒毛进行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测量,计算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绒隐比)。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9整理,GraphPad Prism 8与SPSS 25.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图1)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第二阶段益生菌组的蛋畸形率显著下降(P<0.05);料蛋比有所降低,产蛋率有所提高。由图1可知,使用复合益生菌60d后,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的产蛋率有所提高。

表2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项目

对照组

益生菌组

P

1~60d

 

 

 

平均日采食量/[g/(只·d )]

109.14±6.69

109.36±6.74

0.993

料蛋比

1.79±0.18

1.72±0.11

0.285

产蛋率/%

82.40±2.88

82.57±2.93

0.234

蛋畸形率/%

3.59±0.46

3.25±0.24

0.082

61~120d

 

 

 

平均日采食量/[g/(只·d )]

109.43±6.79

109.46±6.74

0.976

料蛋比

1.96±0.25

1.85±0.21

0.165

产蛋率/%

72.40±1.88

74.57±2.93

0.104

蛋畸形率/%

5.69±0.46a

4.85±0.24b

0.042

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3与此同。

D:\我的文档\WeChat Files\wxid_ok9g18cedjoa21\FileStorage\Temp\1743858058742.png

2.2 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蛋品质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的蛋壳强度显著增强(P<0.05)。两组蛋重、蛋比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等蛋品质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3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项目

对照组

益生菌组

P

蛋重/g

64.35±5.29

64.21±3.55

0.591

蛋比重/(g/cm3)

1.10±0.00

1.09±0.00

0.628

蛋壳厚度/mm

0.39±0.01

0.39±0.01

0.865

蛋型指数

1.31±0.02

1.30±0.02

0.909

蛋壳强度/N

35.74±4.13b

39.72±1.13a

0.006

蛋黄颜色

11.70±0.67

11.60±0.70

0.622

哈氏单位

80.14±7.00

80.78±5.68

0.334

蛋清pH值

6.90±0.60

6.84±0.61

0.934

蛋黄比例/%

26.94±1.56

26.23±1.45

0.825

蛋清比例/%

62.19±1.69

63.32±1.52

0.608

2.3 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蛋鸡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均显著提高(P<0.05)。两组蛋鸡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隐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表4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项目

回肠

空肠

绒毛高度/μm

隐窝深度/μm

绒隐比

绒毛高度/μm

隐窝深度/μm

绒隐比

对照组

717.40±13.63

90.84±10.87

7.89±0.27

904.40±11.26b

105.30±9.57

8.59±0.17b

益生菌组

721.10±14.54

92.98±11.07

7.75±0.31

928.20±12.67a

104.10±9.64

8.92±0.13a

P

0.426

0.355

0.827

0.047

0.798

0.043

2.4 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脏器重量的影响(见表5)

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蛋鸡卵巢重量显著升高(P<0.05),输卵管重量有所升高(P>0.05),说明蛋鸡饲粮添加益生菌具有延缓卵巢衰退、维持输卵管功能的潜力。

表5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脏器重量的影响单位:g

3 讨论

3.1 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蛋后期蛋鸡的产蛋率,降低料蛋比,这与肖小珺的研究结果相符。根据前人研究结果,蛋鸡生产性能的改善主要通过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来实现,其中饲料利用率的提高取决于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添加益生菌后蛋鸡生产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益生菌提高了肠道菌群的丰度,从而在营养物质降解方面对调控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肠道微生物能够有效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添加益生菌后,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可增加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消化降解率。添加益生菌可有效提高肠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率,从而为产蛋等活动提供能量。研究发现,特定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细菌(如乳酸杆菌)与肠壁上皮屏障之间可通过信号传导实现信息及营养物质的相互传导。因此,添加复合益生菌可调节肠道消化功能,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其次,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肠道菌群中营养物质专一消化利用菌的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的相对丰度,从而有效增强蛋鸡的免疫力。蛋鸡免疫系统增强有助于提高肠道中消化代谢酶活性,从而加强蛋鸡对饲料营养物质中蛋白质与能量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3.2 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后,蛋壳强度显著增强,其主要原因是复合益生菌的免疫促进作用有利于卵巢和输卵管功能的正常运转,提升了蛋鸡生殖系统的活力。系统机制为小肠上皮细胞形成功能性屏障,保护肠黏膜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同时充当吸收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的通道。随后,营养物质进入卵巢及输卵管中,维持卵巢及输卵管活力,从而保证产蛋后期蛋鸡生殖系统的功能。同时,益生菌分泌的次生代谢物可有效保证机体的免疫系统不受有害物质破坏,提高动物机体的生理机能问,进而提升蛋品质。

3.3 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同时显著提高空肠的绒隐比,与陈欣等研究结果相似。绒毛高度和绒隐比与肠道的营养物质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后,蛋鸡肠道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升高进一步解释了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得到改善的原因。

复合益生菌对肠道结构的影响原因主要体现在菌群与肠道的相互作用。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稳态,提高肠道菌群数量及稳定性,并通过与肠壁中营养物质吸收转运相关代谢基因相互作用,影响肠壁的结构与功能。在家禽的消化道中,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降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以及一些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这些代谢物通过肠壁上的功能性蛋白通道转运到血液循环,从而转运到机体各个部位发挥作用。蛋鸡的血液循环系统、肠壁细胞基因表达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机体的生产性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肠道中的益生菌与肠道上皮细胞之间存在正向相互作用,可有效提高肠道消化率。

3.4 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脂肪代谢的影响

蛋鸡产蛋后期肝脏脂肪降解功能的下降,造成了脂肪在生殖系统内的过度沉积,是造成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发现,产蛋后期蛋鸡肝脏脂肪分解能力下降,脂肪沉积严重。添加复合益生菌后,肝脏脂肪沉积减少,肝脏重量降低,提示复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肝脏的脂肪代谢能力,降低腹脂沉积,从而改善蛋鸡后期的产蛋性能。

肝脏是机体脂肪降解最重要的器官,添加复合益生菌可降低肝脏脂肪沉积,提高脂肪的利用率,主要通过降低脂肪的来源以及提高脂肪的降解两个方面进行调节。添加复合益生菌后,肠道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增强,更多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降解为小分子葡萄糖或果糖,可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到达耗能的组织器官,从而满足动物机体需求。因此,不需要肝脏降解过多的脂肪提供能量,从而减少脂肪(尤其为饱和脂肪酸)转运到肝脏,降低肝脏降低脂肪的压力,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另一方面,添加益生菌之后肠道中的微生物结构发生改变,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可通过提高次生代谢物的分泌促进机体脂肪的代谢,其中胆汁酸的生成会成为促进机体脂肪代谢的重要代谢物。研究显示,胆汁酸是调控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脂肪肝生成的重要代谢物质。胆汁酸可能通过直接激活小肠中的先天免疫应答基因触发信号转导过程,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同时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将初级胆汁酸水解和羟基脱氢,形成次级胆汁酸,从而塑造胆汁酸池的组成。因此,添加复合益生菌或可提高胆汁酸代谢,减少产蛋后期脂肪的过度沉积,改善蛋鸡机体性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调节产蛋后期蛋鸡脂肪代谢,减少脂肪沉积,延缓卵巢衰退,进而提高产蛋率和蛋品质。

参考文献:略。

作者:刘昌林、薛夫光等发表于《禽营养》202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