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元的物质基础及其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后生元是指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或其他成分的制剂,包括代谢产物和菌体成分。与益生菌相比后生元在稳定性、安全性、标准化和应用范围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因此迅速吸引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后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按照胞内代谢物、胞外代谢物及菌体成分分类,简述了肽类和蛋白质、胞外多糖、有机酸、短链肪酸、磷壁酸等成分的功能特性,同时从菌株类型、培养条件及灭活方式3方面讨论了对后生元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响因素,最后根据后生元物质基础,重点阐述了后生元的几种免疫调节机制。该综述将为后生元后续的研究及应用供理论基础。
根据来源和性质,后生元的物质基础可分为胞外代谢物、胞内代谢物和菌体成分这三部分,这种分类有助于系统地研究后生元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机制。
1.1.2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
1.1.3 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
不同的培养条件,例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和培养pH值等多个方面也会对后生元的成分、功能特性和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后生元的制备最重要的步骤是“灭活方式”,主要包括高温、高压、酶处理、超声波、γ-辐射、萃取、超临界流体技术等。由于环境胁迫可以激活微生物的细胞防御机制,导致其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含量会有所不同。
作者:张悦,纪锡伟等网络首发于《食品与发酵工业》2024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