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对养殖环境的净化作用
微生态制剂对畜禽肠道及环境的净化作用
(好实沃生物 焦延甫)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时间的延长,环境中的有害菌也会逐渐增加,体现到养殖中就是尽管消毒药越用越多,病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治,污水,粪便处理不到位,场内恶臭也越来越重。导致养殖效益越来越差。本文讨论通过在饲料或环境中添加使用乳酸菌降低肠道和环境中有害菌的机理。
关键词:微生态,净化,肠道。
1乳酸菌对肠道有害菌的抑制作用
1.1机理:
1.1.1占位竞争性抑制:乳酸菌以菌种特异性的方式竞争肠上皮细胞上的结合位点,有些乳酸菌甚至能取代已经结合的致病菌,乳酸菌主要的粘附素,表面蛋白,例如罗氏乳杆菌1063的表面结合蛋白,这个蛋白和普通蛋白一样,还是信号肽。C端细胞壁锚定结构有很多具有粘附功能的重复结构域,乳酸菌对肠上皮细胞及其周围的粘附是在小肠粘膜的表面形成一层屏障,阻碍其他细菌,特别是有害菌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接触,降低了有害菌通过肠道感染的机会[1]。
1.1.2乳酸菌分泌物的抑制作用:乳酸菌的一些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乳酸菌可以分泌过氧化氢,抑菌素,脱胆盐,短链脂肪酸等。细菌素和过氧化氢可以直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短链脂肪酸可以破坏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外壁结构,起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有些乳酸菌的以胆盐为底物生产脱胆盐,脱胆盐比胆盐的抗菌效果更好。另外,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丁酸,乙酸等各种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使肠道处于酸性环境。而不利于伤寒杆菌,葡萄球菌,弯曲杆菌,副伤寒杆菌的生长。在赵梓雯杨虹研究中,经过适量的短歧杆菌素处理三小时后,许多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胞形态发生不规则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塌陷,形态扭曲,受损严重的细胞出现破洞。这样可以直接导致细胞内外物质非正常交换,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增殖[2]。
1.1.3底物竞争抑制:乳酸菌可以通过在增殖过程中与有害菌竞争一般性共需生存物质,甚至可以获取自己不需要而有害菌特别需要的物质如Fe3+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如许爱红,朱少轩等在肉鸭的养殖实验中通过在水池中添加光合细菌与病原菌竞争有机营养物质,抑制水体有害微生物增殖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3]。
2净化效果:
2.1对有害菌的抑制作用:在许爱红等的肉鸭养殖实验中,无论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还是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光合细菌,都使肉鸭肠道中和养殖水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显著降低,同时,细菌内毒素也明显降低。且在饲料中与水体中同时使用益生菌的效果均优于单一在饲料或水体中使用益生菌的效果。在人上的研究也在同样的效果,陈玉林等在用乳酸菌治疗腹泄型肠应激综合症时,发现用乳酸菌治疗后,患者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从8.62×109cfu/克降低到8.34×109cfu/克),而乳酸杆菌(从6.29×1010cfu/克提高到6.46×1010cfu/克)和双歧杆菌(从8.35×1010cfu/克提高到8.59×1010cfu/克)则明显提高,均达到显著的效果[5]。
2.2对圈舍在害气体的影响:北方冬季严寒,养殖圈舍都会封闭保暖,而保暖与换气又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圈舍中有害气体以氨气及硫化氢,吲哚等为主,这些气体又是由于有害菌发酵粪便而产生。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后,首先可以提高动物消化吸收率,降低粪便中蛋白质含量,即减少了有害菌的发酵底物;其次,乳酸菌又会产生细菌素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降低了其发酵速度,减缓了从蛋白质到胺的转化,从而降低有害气体来源;最后,在粪便排出体外后,乳酸菌还可以将粪尿中的氮源(尿素等)加以利用,使得氮被固定到菌体中而不是被分解到空气中。经此,可以大大降低圈舍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有试验中,在使用乳酸菌后,圈舍内氨气浓度下降30--40%,与有害气体有关的疾病发病率也降低了50%(从20%降低到10%)[6],提高了养殖收益。
[1]浅谈益生菌的抗菌机制,王利红,周罗雄等,动物营养与调控,2014-7-16,253-254
[2]短双歧杆菌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赵梓雯 ,杨虹,微生物学通报.2019-07-23
[3]益生菌降低载鸭水体有害菌和内毒素水平提高肉鸭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的研究,许爱红,朱少轩等,中国家禽,2014,13,25-29
[4]益生菌改变自身“清除” 家禽体内的有害菌,中国家禽,2013,7,61
[5]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陈玉林,张婷,临床医学,2018,9,21-22
[6]益生菌对猪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郑国卫,李义等,《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2,50-52
聚焦产品品质,聚焦客户价值
COPYRIGHT © 2018 北京好实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技术支持
人力资源
合作共赢
江西科技园
学习交流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