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食品安全大事记

1月30日,日本向中国通报,有日本消费者食用中国河北石家庄天洋食品厂出口的饺子后发生食物中毒。2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和公安部公布调查结果称,这不是一起因农药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人为作案的个案,而且投放甲胺磷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可能性极小。

事件起末:1月30日,日本NHK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报道说,自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1月22日,日本千叶、兵库两县3个家庭共有10人从去年12月28日到本月22日期间,在食用了中国河北省天洋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速冻水饺后,先后出现了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其中一名5岁女孩还一度“丧失意志”。 

1月30日下午,日本厚生省通过中国驻日使馆向质检总局通报了部分日本消费者食用天洋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速冻水饺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

这一事件随即成为日本媒体报道的焦点。从1月30日到2月1日,日本媒体对中国产“毒饺子”进行了“轰炸式”报道。有媒体称,有剧毒农药在生产包装过程中被混入水饺。受害者人数也随着报道节节攀升,截至1月31日晚,日本全国35个都道府县已有451人报告因吃了这种水饺后出现了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日本方面表示,在中毒者的呕吐物和水饺包装袋中检测出了甲胺磷,这是一种有毒农用杀虫剂。  

日本媒体还进一步报道说,出现问题的两种水饺分别是“CO·OP手工水饺”和“中华美味一口吞饺子”,由日本JT食品公司从中国天洋食品加工厂进口到日本市场。天洋食品加工厂隶属于河北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主要生产速冻肉食和速冻水饺等,近年来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在国内市场没有销售。

经中方初步调查和检测,此案所涉及产品分别为二00七年十月一日生产的十三克规格、十月二十日生产的十四克规格猪肉白菜馅水饺。在此两批产品出口前,已对生姜、大白菜等原料进行甲胺磷等农残检测,均为合格。一月三十一日晨,中方又对留样水饺和正在使用的原辅料进行检测,结果未检出甲胺磷。企业生产加工记录齐全。  

中方回应:

1日晚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最近发生的日本消费者食用中国产冷冻饺子中毒事件发表谈话,称中方高度重视此事并已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责成有关企业立即与日方进口商联系,主动下架并立即召回该企业在日本的产品和正在运输途中的产品,并商请中国公安部门介入调查。该发言人最后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并依法对相关企业实施严格管理。“我们希望日本广大消费者在此案尚未查明之前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同时期待并相信,通过中日两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事实真相会尽快得以查明。”

调查水饺包装袋上发现小孔

在这起事件中,日本兵库县高砂市一家三口在食用了“中华美味一口吞饺子”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该县警方事发后表示,在水饺包装袋上发现了一个小孔。

小孔开口朝内

经检查,该种水饺包装袋上的小孔直径约3毫米,开口方向朝内。另外,包装袋内盛放水饺的托盘上也有一个直径1毫米的小孔。日本警方此前从该种水饺包装内检测出了有机农药甲胺磷。不过,在千叶县的相关水饺包装袋上尚未发现类似小孔。  

据报道,此次事件涉及的中国企业已有30年历史,具有完整的生产机构和健全的监管体系。大阪两家曾从该企业进口商品的日本企业也透露说,他们曾对该厂进行过考察,那里的“安全管理很到位”,没发现卫生方面的问题。

疑为故意投毒

另据日本媒体综合报道称,“毒饺”事件中被查出含有高浓度有机磷杀虫剂 “甲胺磷”和“敌敌畏”的饺子的生产日期为去年6月3日、10月1日和10月20日。这三天是中国的节假日或周末,生产厂家“天洋食品厂”的上班员工和产量都比平时少。  

据介绍,中国警方通过一系列调查,认为很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投毒”,并已封存了考勤簿等人员出入工厂的记录。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长王大宁表示,进行破坏的人可能出在日方,也有可能出在中方。

被疑操纵股市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证券监察委员会公布,在事件发生两天前,饺子事件的主公司“JF产业”的股票被大量抛售,该委员会正调查是否有人在用“饺子事件”操纵股市。  

影响

日本禁售并波及韩国市场

事件发生后,日本厚生劳动省也向日本各都道府县政府下达通知,要求报告类似事例,同时公布了进口河北省“天洋食品公司”其它产品的19家公司的名称和产品名单,要求各地方政府勒令各公司停止销售这些产品,日本食品生产厂家、食品流通产业等也暂时停止使用中国进口的食品材料。  此外,1月31日,韩国也采取行动,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饺子进行清查。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有关部门官员已经同中国方面进行了核实,确认韩国没有进口与问题饺子同一品牌的产品。

态度


1/4日本人仍力挺中国食品

中国输日水饺中毒案发生后,日本共同通讯社于9日、10日通过电话进行了全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该事件中“日本政府没有尽到责任”的人达到51.1%,表示会继续购买中国食品的人占到近1/4。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再加上中国方面的积极态度和迅速回应,日本舆论开始出现反思的声音。一位日本专家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说,其实日本也有混入毒药的可能。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媒体都在指责中国,日本也该考虑从自身寻找原因了。

进展

日民主党将派团访华调查

2月12日,日本民主党就中国产饺子致人中毒事件召开对策本部会议,决定于19至22日派团赴石家庄的天洋食品厂进行调查。  

据日本媒体报道,调查团包括对策本部事务局长、“影子内阁”的文部科学相小宫山洋子及厚生劳动相山田正彦等人。调查团计划检查食品厂的作业流程,并考察当地生产原料的农户及日本食品相关企业的管理体制。  

据介绍,甲胺磷是一种化学品,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和日本,不能作为农药使用,但在其他领域是允许生产使用的。中国部分作为实验用的甲胺磷标准试剂来自日本;在日本也能买到其他各国的甲胺磷标准试剂。许多国家的花店、家具店也会把甲胺磷作为杀虫剂使用,敌敌畏目前在中日两国都广泛流通使用。 

●甘肃媒体9月8日曝光不满周岁婴儿疑食用三鹿奶粉导致患有肾结石,揭出三鹿婴幼儿奶粉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震惊全国。随后,“毒奶粉”风暴越刮越猛,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截至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9万余人。

事件始末

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也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闻讯后立即作了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健身也于9月10日作出批示,要求卫生部门及各监管部门做好患儿救治,迅速排查。

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

9月12日,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副省长咸辉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解放军第一医院看望、慰问该院收治的肾结石患儿。

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作出部署,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9月13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9月14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带领有关司局领导及专家飞抵兰州,针对我省有关三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展开专题调研。  

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省卫生厅发布公告,紧急呼吁立即停止给婴幼儿食用河北石家庄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并提醒已食用过该奶粉的婴幼儿及时就诊。   (均据新华社)

5吨奶,倒进地沟,足足要花掉半个多小时。9月17日,当河北正定县新城堡镇景芳牧场小区业主崔景芳目睹这一场景,心中五味杂陈,围观的奶农禁不住有些骚动。奶农和奶场还能坚持多久?奶场业主对农业部副部长的回答是“最多一个星期”。 据初步统计,从九月十四日到十六日,河北全省损失生鲜奶五千九百三十六吨,平均三千元人民币一吨的牛奶,除少量以二百元一吨贱卖外,绝大多数都被奶农忍痛无奈地倒掉。目前,这种情况还在发展蔓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当掺假已经是牛奶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奶农到乳企之间的奶站*

随着问题奶粉事件的调查不断深入,奶源作为添加三聚氰胺最主要的环节越来越被各界所关注。

鉴于问题的严重,河北省已经从9月18日起,在全省开展打击在原奶中掺杂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据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的介绍,这次专项行动将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全面澄清底数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警力,会同卫生、质检、工商、农业、商务等有关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奶牛养殖单位和专业户、集中采奶场站以及奶制品生产企业开展突击检查,坚决依法打击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消除社会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一次迟来的行动。此前,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在9月17日参加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后,向媒体披露,不法分子实际上早在2005年就开始向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据《财经》记者调查,掺假已经是牛奶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便是奶农到乳企之间的奶站。 *产业路径埋隐患*   中国牛奶行业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的产业模式基本上是牛乳企业自己拥有奶场,自产自销一条龙。但这种状况下,乳企的发展就受制于奶场的规模、奶源供给瓶颈,直接影响企业的壮大。

此次引曝牛奶问题的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品中发力较早的企业,率先做出了改革。1987年左右,田文华正式任三鹿总经理。她上任的“第一板斧”就是砍掉三鹿自己的郊区牧场,提出“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即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再把奶卖给三鹿。农民没有资本买牛,三鹿就把牛“送”给农民,让农民喂牛后用奶来还债;或者,农民可分期付款。“奶牛下乡”某种意义上正是成本最小的扩产改革路径。

三鹿集团用此方法将奶牛外包给农民,农民在当时养牛利润远高于种地的诱惑下,养牛的越来越多。三鹿的产能也迅速扩大。同时,三鹿与各县、乡、村政府合作,由政府供地、三鹿提供技术规范、农民个人提供资金建设收奶站(政府帮助贷款,三鹿和政府起初都有补贴)。各散户奶农的奶都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至三鹿各家工厂。

这样,就形成了“奶农—奶站—乳企”的奶源供应模式。

“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一度非常成功,各地国营乳企纷纷到三鹿学习取经。奶牛从此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直至如今,中国1600万头奶牛的80%为散养,即源于此。这与西方牧场式养殖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模式在此后的20余年中,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乳品国(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这种模式只能对应于中国乳企都各自偏于一隅的时代。因为乳企在一地独大时,是买方市场,各个私人奶站都有求于乳企。三鹿集团过去在河北掌握着鲜奶的终极验收权,奶站送来的奶如果不合格,甚至可以当场倒掉,这种较强的控制权一直持续到2005年前后。   但2005年后,中国乳品业竞争加剧,各大乳企纷纷在全国抢夺市场,河北省内也陆续新开了众多工厂,各家的总产能严重超过了河北省的奶源总量,开始出现各家抢奶源的现象,此时,奶源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奶站与乳企话事权易位。在实际运作中,乳企无法监管奶站,政府管理又不到位,巨祸最终酿成。

*从产业竞争到添加三聚氰胺*

根据《财经》记者的了解,在河北省内,除了三鹿集团外,蒙牛、伊利、光明、圣元、完达山、新希望、旺旺等乳企,最近三四年内都先后进入布点。而三鹿集团于2005年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合资,亦开始其全国布局,陆续在全国设30余家分厂,并且进军液态奶市场。   但就在全国乳企一片扩张中,2006年,中国奶牛业危机出现,表现为奶牛养殖头数增速放缓,部分地区倒奶杀牛现象严重。前方扩张的乳企面临着空前的后方奶源危机。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其一,1987年至今,鲜奶价格都由乳企确定,奶农过于分散,没有任何组织形式可联合起来与乳企议价。而乳企为了在终端市场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由此压低上游鲜奶价格。其二,2006年下半年起,奶牛饲料价格高涨,过密的散养奶牛不再能免费获得粗饲料,如玉米秸秆等;而精饲料中的豆粕、玉米、麦麸、酒糟等均大幅上涨。据当年官方发布的数字,40%奶牛亏损,30%奶牛持平,30%奶牛微利。

于是,为了争夺有限的奶源,奶源混战在乳企间展开开。河北更是乳企抢夺奶源的重灾区。国家发改委2008年始出台的《乳品产业发政策》规定,各家乳品企业设厂间距要有100公里以上,但事实上,河北市场为每100公里内有就有四五家乳企的工厂。以紧邻石家庄的保定市为例,蒙牛、伊利、三鹿还有其他几家乳品企业相继建厂,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12000吨,但全市奶牛日产奶仅4000多吨。

大部分由私人拥有的收奶站,此时就成了各家乳企竞相争取的对象。这些奶站一般用扣押奶款的方式控制奶农,比如,9月才结算6月的奶款,比如有五头奶牛的农民会有2万余元奶款被押,不得不服从奶站;而奶站又利用乳企间的竞争索要高价。   这些奶站中的一些人甚至发展为“奶霸”,利用关系和强权捍卫别的奶站不来本地盘抢奶,下控奶农,上与各乳企要高价。很多奶站不甘心只赚每公斤鲜奶1至2毛钱的“抽头费”。开始在奶中加“东西”。业内人士称,奶站环节兑水、加碱已是小儿科,甚至出现了专业化的“调奶师”,专业化的“调制原料”和“销售渠道”,甚至没有牛也能“造出”奶来。

2005年起,与河北乳业混战同步,奶站掺假愈发猖獗。先是加动物源蛋白,后加植物源蛋白,再加其他提高蛋白含量的东西,比如高蛋白精(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植物蛋白粉)。最终,部分掺假者于2008年初直接使上了三聚氰胺。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三鹿奶粉被查出的三聚氰胺含量如此之高(每公斤2.3 克),问题可能不限于奶站,不排除层层添加,即部分奶农加,奶站再加,厂家自己也加的可能性。

*奶站监控真空*

业内专家告诉《财经》记者,中国此前20年的奶牛散养模式目前来看,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现在蒙牛、伊利、飞鹤等一批乳企均开始兴建自己的大型牧场。

专家指出,目前的散养模式的弊端很大,其“公司+基地+奶站+奶农”的模式,中间环节过多,拿走了奶农和乳企的过多利润。据统计,目前乳业利益分配上,奶农和乳企所得均不多,而奶站和终端销售商却拿走了大部分。奶农、乳企与终端销售利润分配约为,1:3.5:5.5。

一个可行的改良模式是“公司+奶农”,即奶农以奶牛入股乳企,乳企接管奶站。西方国家除牧场外,多推行此模式。但此投入较大,也涉及中国基层复杂微妙的地方关系。

事实上,在问题奶粉曝光之前,河北奶站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已经引起官方关注。过去,乳企各有一片奶源区的时候,乳企对奶站的控制能力很强,乳企即可完全监管奶站。但在乳企混战在2005年后开启时,企业就逐渐对奶站失去控制力。   2008年7月18日,河北省人大立法通过《河北省奶业条例》,此条例定于今年10 月1日起施行。首次明确畜牧部门为奶牛养殖、奶站运营的监管单位。对乳企直营奶站,要在畜牧部门备案;私人拥有奶站要先到工商部门注册,然后在畜牧部门备案。畜牧部门要组织独立的第三方,在奶站收购过程监测奶源质量,方式是不定期抽查。并且,每个奶站都在有一名畜牧员挂钩监督。

该《条例》同时赋予质监部门新的责任,要负责检验进入乳企时的奶源质量。也要用第三方检测的方式进行。质监还负责乳企生产中直至产品出厂的质量监测。

遗憾的是,这个《条例》尚未实施,巨祸已然爆发。

根据9月18日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的通报,截至18日凌晨,问题奶粉事件中,河北省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达18名,其中六名属于非法销售三聚氰胺的人员,另12人则全部来自奶站(场、厅)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10月26日表示,香港市场上一种大连韩伟集团生产的鸡蛋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事件从奶粉转向鸡蛋,全国各地纷纷抽查鸡蛋,多个牌子的鸡蛋检出三聚氰胺。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昨天公布新一轮检测三聚氰胺的结果,有2个样本不合格,其中包括大连生产的“佳之选新鲜鸡蛋(特大装)”,是香港首次发现鸡蛋含过量三聚氰胺,百佳超市随即全面撤架,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表示会尽快抽检全港所有鸡蛋。

在香港食安中心昨天抽检的77个样本中,2个不合格,包括“佳之选新鲜鸡蛋(特大装)”和“蓝莓味向日葵夹心饼干”。

被验出含有过量三聚氰胺的新鲜鸡蛋来自大连,食用期限是昨日到期,被检出的三聚氰胺含量为百万分之4.7,食安中心说,假如一个三岁幼童每天食用12个这样的鸡蛋,三聚氰胺摄入量会超标。

另一不合格样本为“蓝莓味向日葵夹心饼干”,被检出的三聚氰胺含量为百万分之3.2。根据香港法例,产品的三聚氰胺法定上限为百万分之2.5。

食安中心已经通知业界检测结果,并要求他们停止售卖不合格的产品,也发信警告零售商及进口商,并指出如有足够证据,中心会提出检控。

香港百佳超市表示,有问题的鸡蛋已经从货架收回,买了这批鸡蛋的市民可以退货,同一牌子但不同批次的鸡蛋,也会酌情处理。

这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首次发现,有鸡蛋含过量三聚氰胺。食物及卫生局长周一岳表示,未来四五天会尽快抽验全港所有鸡蛋,特别是内地鸡蛋,由于据专家意见表示,可能与饲料有关,因此亦会加强检验肉类。

周一岳说,暂时认为这是单一事件,若短期内其他鸡蛋没有问题,便会较放心,但若然发现更多超标样本,则会扩大检验样本范围。 

●10月20日左右,手机短信疯传“四川广元柑橘暴发柑蛆大家不要吃柑橘”,有关部门紧急澄清,但事件已引发部分消费者恐慌,造成湖北、重庆、江西、北京等部分主产区和主销区柑橘滞销。

9月22日

四川旺苍县尚武镇村民在柑橘园内发现柑橘大实蝇

10月4日

媒体报道,四川旺苍柑橘园暴发大实蝇病虫害

10月6日

广元市政府应急办向四川省政府递交旺苍县发现柑橘大实蝇疫情的应急快报

10月20日

一条短信通过手机和网络传播

10月28日

农业部强调,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事件已引发部分消费者恐慌,造成湖北、重庆、江西、北京等部分主产区和主销区柑橘销售受阻